欢迎访问天津市能谱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文章 > 红外分光测油仪:精准检测水中油类污染物的核心技术解析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红外分光测油仪:精准检测水中油类污染物的核心技术解析
更新时间:2025-10-21 点击次数:130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体中的油类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石油类物质一旦进入水体,不仅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累积,对人类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对水中油类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是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石油工业等领域环节。在众多油类检测技术中,红外分光测油仪凭借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操作简便等优势,已成为行业内的主流检测设备。

一、工作原理:基于特征吸收的定量分析

红外分光测油仪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油类物质在红外光谱区的特征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大多数石油类物质(如烷烃、芳香烃等)在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通常在3.4μm左右,即波数约2930 cm⁻¹)具有典型的C-H键伸缩振动吸收峰。该吸收峰强度与油类物质的浓度呈正比关系。

具体检测流程如下:首先,采集水样并使用四氯化碳(CCl₄)或正己烷等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将水中的油类物质转移到有机相中。随后,将萃取液注入红外分光测油仪的样品池。仪器内的红外光源发射连续光谱,经过分光系统(如光栅或干涉仪)分离出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样品。检测器测量样品在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并通过内置算法计算出油类含量。现代仪器通常采用多波长扫描技术,通过测量2930 cm⁻¹、2960 cm⁻¹和3030 cm⁻¹等多个特征峰,结合校正公式,可有效消除其他有机物的干扰,提高测量精度。

二、技术特点与优势

1.高灵敏度与宽量程:红外分光测油仪的检测下限可低至0.01 mg/L,能够满足地表水、地下水等低浓度水样的检测需求。同时,其测量范围可达数万mg/L,适用于高浓度工业废水的监测。

2.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相比紫外法或重量法,红外法对C-H键的特征吸收具有高度选择性,能有效区分油类与其他有机物(如表面活性剂),减少假阳性结果。

3.自动化程度高:普遍配备自动进样、自动校准和数据处理功能,显著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为误差。部分型号还支持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对接,实现数据的无缝传输与管理。

4.符合标准方法:该技术已被多个国家和国际标准采纳,如中国《HJ 637-2018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美国EPA Method 413.2等,确保检测结果的性和可比性。

三、应用领域:

-环境监测:用于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日常监测与应急响应。

-石油化工:监控炼油厂、储油库等设施的废水排放,确保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评估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优化工艺参数。

-海洋与船舶:检测船舶压载水、舱底水中的油含量,防止海洋污染。

-科研与教育:作为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红外分光测油仪作为水中油类检测的“金标准”技术,以其性能在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检测能力将更趋精准、高效与环保,为守护水资源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版权所有 © 2019 天津市能谱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7006250号-2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15802289629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