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仪器科学与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中国光学界重要的学术奠基人-王大珩院士



7 月 5 日,第二十三届现代科学仪器前沿技术研讨会及展示会(FTMSI 2025)在北京成功举办。以 “生命科学仪器的创新与发展" 为主题,汇聚院士、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聚焦人工智能与先进分析技术融合,共话仪器产业发展新方向。天津能谱科技作为参会企业,携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核心设备亮相,积极参与行业交流。

在大会开幕式上,胡柏顺研究员致欢迎辞,指出本次会议以“生命科学仪器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重点探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生命健康研究新范式,共同推动我国仪器事业走向世界前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培龙研究员担任主持。大会历时两天,设置了由多位院士的大会报告及四个分会场,涵盖智慧农业与智能传感、智能诊断、治疗的光纤传感器与可穿戴装备、现代科学仪器应用及青年论坛。同期举办科学仪器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战略联盟、企业家交流论坛,多家企业展出最新仪器与解决方案,现场气氛热烈。

大会报告环节由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原总工程师尹洧研究员和王培龙研究员共同主持,特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秋良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关亚风研究员、四川大学段忆翔教授、北京大学周江教授、华大智造中国营销倪培相副总经理等10位专家及企业代表,分享了环境新污染物高通量毒理分析、多功能医疗装备、空间探测仪器、新污染物质谱监测、水环境快速检测等前沿技术成果。报告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与先进分析技术的深度融合,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生命健康、环境监测及仪器国产化的技术突破与应用推广,彰显出交叉学科创新与智能化驱动下的高灵敏、高通量分析技术在复杂体系中的广泛应用。
本届大会适逢王大珩院士诞辰110周年,特设“纪念王大珩——缅怀仪器界先辈"专题学术报告以纪念其贡献。此外,金国藩院士、刘文清院士以及原中科院财务计划局局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荣誉理事长闫成德老师等多位前辈也纷纷寄语科研人员,强调仪器科学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呼吁强化自主创新与基础研究,注重成果产业化转化,勇于攻坚克难,肩负起推动我国仪器科学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责任,并呼吁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科学家的使命感,不断开辟科学仪器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天津能谱科技在本次展会上重点展示了自主研发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该设备结可实现复杂样品的快速无损分析,在医药、石化和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现场工作人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设备在中药质量控制、污染物检测中的解决方案,凭借高灵敏度与稳定性获多方关注,彰显了国产仪器在精准分析领域的竞争力。
作为专注于光谱分析技术的企业,天津能谱科技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此次参会不仅学习了行业前沿动态,更与科研机构、同行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大会上,前辈专家对自主创新的呼吁,更坚定了公司深耕核心技术、推动成果转化的决心。

在企业家交流环节,天津市能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仪宇盛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谱临晟科技有限公司、精谱科技集团(郑州)有限公司、北京聚芯追风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奥远电源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公司最新仪器及耗材产品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创新解决方案。 此外,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河南精谱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施启乐(广州)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力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和信同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格瑞德曼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衡昇质谱(北京)仪器有限公司、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中科高知(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明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华谱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优纳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继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也精彩亮相。

FTMSI 2025参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