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天津市能谱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文章 > 提升测量稳定性:原位红外光谱仪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排查指南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提升测量稳定性:原位红外光谱仪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排查指南
更新时间:2025-08-04 点击次数:392
  原位红外光谱仪作为精密分析仪器,其测量稳定性受环境温湿度、光学元件清洁度、硬件状态及操作规范等因素影响。以下从日常维护与故障排查两方面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助力用户提升设备性能与数据可靠性。
 
  一、日常维护:预防性保养延长设备寿命
 
  环境控制
 
  温湿度管理:实验室温度应稳定在15~30℃,湿度≤65%,避免温度波动超过±1℃/h或±2℃/天。建议配备空调与除湿机,雨季或夏季需每日开启除湿机,防止光学元件受潮损坏。
 
  防尘与防振:实验室需保持清洁,安装双层玻璃窗减少灰尘进入;设备应放置在防振台或独立基座上,避免振动导致光路偏移或光源变形。
 
  防腐蚀气体:实验室需与化学实验室隔离,防止卤化物气体(如HCl、Br₂)腐蚀ZnSe分束器或MCT检测器窗口。
 
  光学元件维护
 
  定期清洁:使用洗耳球或无尘布清除分束器、反射镜等光学元件表面灰尘;若沾污,需用乙醇清洗后,再用85%乙醚+15%乙醇混合液擦拭,棉球需卷成圆锥形并由中心向边缘旋转移动。
 
  防潮保护:每周开机至少两次(每次半天),利用仪器自身热量驱除潮气;定期检查干燥剂颜色,若变为粉红色需立即更换,失效干燥剂需在150℃下烘干24小时后复用。
 
  防机械损伤:避免触摸光学镜面,操作时需佩戴无尘手套;移动设备前需固定分束器、检测器等易损部件。
 
  硬件与软件维护
 
  电源管理:配备稳压电源(功率根据附件配置选择,如仅主机需1kW,加红外显微镜则需2kW)和接地良好的地线,防止电压波动或漏电损坏设备。
 
  运动部件润滑:每半年对导轨、丝杆等运动部件添加专用润滑油(如仪表油),减少磨损并保持运转轻快。
 
  软件更新:定期升级操作软件(如OPUS),修复算法漏洞并优化测量精度;使用前需检查信号读数(常规透射信号应达24000左右,ATR模式为15000左右)。
 
  二、故障排查:快速定位问题并解决
 
  干涉图能量低(信噪比差)
 
  可能原因:
 
  光路准直未调节好或非智能附件位置偏差;
 
  红外光源能量衰竭或检测器损坏(如MCT检测器液氮不足);
 
  分束器受潮或碰撞损坏;
 
  光阑孔径过小或信号增益倍数不足。
 
  解决方案:
 
  启动光路自动准直程序,人工调整非智能附件位置;
 
  更换红外光源或联系工程师检修检测器;
 
  检查分束器固定状态,必要时更换并保持环境干燥;
 
  重新设置光阑孔径或信号增益倍数至适当值。
 
  光学台无法工作(无干涉图)
 
  可能原因:
 
  分束器未固定或损坏;
 
  计算机与光学台连接故障;
 
  控制电路板损坏或操作软件异常;
 
  He-Ne激光器不工作或能量衰减。
 
  解决方案:
 
  重新固定分束器,若损坏则联系工程师更换;
 
  检查连接线并锁紧接口,重启光学台和计算机;
 
  联系工程师检修电路板或重装操作软件;
 
  检查激光器工作状态,必要时更换。
 
  干涉图能量过高(信号溢出)
 
  可能原因:光阑孔径过大或信号增益倍数过高;动镜移动速度过慢。
 
  解决方案:重新设置光阑孔径或信号增益倍数至适当值;调整动镜移动速度参数。
 
  其他常见问题
 
  电源故障: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定期检查稳压电源效率;
 
  样品仓污染:使用前清洁样品仓,避免杂质干扰测量;
 
  硬件短路:检查操作板导线焊点是否接触金属部分,防止短路。
 
  三、原位红外光谱仪操作规范:减少人为误差
 
  样品制备:
 
  溴化钾(KBr)压片法需使用光学试剂级KBr,研细至200目以下并在120℃下烘干4小时;
 
  压片厚度需控制在0.5mm以下,避免干涉条纹干扰光谱;
 
  盐酸盐样品需用氯化钾压片替代溴化钾,防止离子交换影响结果。
 
  测量过程:
 
  避免触摸样品仓内样品,防止静电干扰;
 
  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确保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测量完成后及时关闭仪器,减少光源损耗。
 
  数据记录:
 
  建立设备技术档案,记录校准日期、环境参数及故障信息;
 
  定期备份测量数据,防止丢失。

版权所有 © 2019 天津市能谱科技有限公司 津ICP备17006250号-2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15802289629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