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位红外光谱仪常见故障排查
干涉图能量低,信噪比不理想
可能原因:
光路准直未调节好或非智能红外附件位置未调整到正确位置。
红外光源已损坏或能量已衰竭。
检测器已损坏或MCT检测器无液氮。
分束器损坏。
各种红外反射镜或红外附件的镜面太脏。
光阑孔径太小或信号增益倍数太小。
圆光路中有衰减器。
排查方法:
启动光路自动准直程序,如使用非智能红外附件,则需人工准直。
更换红外光源。
请维修工程师检查,必要时更换检测器,并注意保持仪器室的干燥。对于MCT检测器,可添加液氮再重新检查。
请维修工程师检查,必要时更换分束器,并注意保持仪器室的干燥,从仪器上取出或装入时需小心。
请维修工程师清洗镜面。
重新设置光阑孔径或信号增益倍数,使之处于适当值。
取下光路中的衰减器。
光学台未能工作,不能产生干涉图
可能原因:
分束器未固定好或已损坏。
计算机与光学台未能连接。
控制电路板损坏。
光谱仪输出电压不正常。
操作软件有问题。
光谱仪室温度过高或过低。
检测器已完全损坏。
He-Ne激光器不工作或能量已较大衰减。
排查方法:
重新固定分束器,如分束器已损坏,请维修工程师检查,必要时更换。
检查计算机与光学台连接口,锁紧接口,重新启动光学台和计算机。
与维修工程师联系,必要时更换控制电路板,并再次检查稳压电源工作效率和仪器室电源有无问题。
检查光谱仪面板上指示灯,有自诊断程序可启动诊断,检查输出电源是否正常,排查故障原因,并与维修工程师联系处理方法。
重新安装操作软件。
通过空调调控室温。
更换检测器。
检查He-Ne激光器工作是否正常,及时请维修工程师维修。
干涉图能量过高,导致溢出
可能原因:
光阑孔径太大或信号增益倍数太高。
动镜移动速度太慢。
排查方法:
重新设置光阑孔径或信号增益倍数,使之处于适当值。
重新设置动镜移动速度。
二、维护保养
环境控制
红外光谱仪应放置在环境清洁、无强烈振动、无腐蚀性气体、无电磁干扰的恒温恒湿的房间内。
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7~27℃,对于较长时间的样品测量过程,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要求温度波动每小时不超过1℃,每天不超过2℃。
室内相对湿度最好维持在50%左右,并配备去湿机和空调,定期检查去湿机的水箱是否装满水,及时倒掉。
电源管理
红外光谱仪要求单相电源,电压220V,并连接地线。
配电线路上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配备稳压电源,以防电压波动太大影响光源输出光信号的强弱及仪器的灵敏度。
日常清洁与防尘
光学台中的平面反射镜和聚焦用的抛物镜上面不应附着灰尘,一旦附有灰尘,只能用洗耳球吹,不能用有机溶剂清洗,更不能用镜头纸擦拭。
仪器不使用时,应罩上防尘布或防尘罩。
定期检查与更换
定期检查仪器内的干燥剂,当干燥器内的晶体指示变为粉红色时,必须进行更换。
定期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如分束器、检测器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规范操作
仪器必须由专人管理及维护,并建有专门的技术档案和实验记录本。
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确保对仪器具有充分的认识,经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操作使用。
原位红外光谱仪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仪器出现故障,需立即退出检测状态,并向保管人或科室负责人报告,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不得擅自“修理”,同时做好使用和故障情况登记及实验室记录。